中文站

当程序员步入中年时代,“都挺满意”

栏目介绍

过了35 岁的程序员算是大龄,35岁似乎变成一个瞻前顾后的年纪。大龄程序员们并没有在网易易盾“消失",相反仍旧有不少奋斗在最前线。与他们对话,为程序员职业发展带来些许启示:如何看待笼罩程序员的“年龄歧视”?真的只有年轻员工才能才能掌握最新技术吗?

一名初入职场的年轻程序员梦想着自己的未来,一晃12年,他跨越过了35岁大坎,工作内容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也经历了职业身份切换。

“我现在也正年轻!”小强一边解释大龄问题,一边大笑着纠正道。一件凉爽的白色T恤,一条高腰橙色及膝短裤,小强保持着年轻程序员们一贯的随性休闲装束。


90年代,微软公司推出了用于程序设计的BASIC语言,专门为初学者打造。一台文曲星将GV-BASIC编程语言送入80后生活,成为他们的编程启蒙。在文曲星上输入一些指令,即可完成一些简单的编程工作与基础的计算,从图形绘制到游戏制作,无所不能。

“让一个机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我指定的动作,是一种奇妙的乐趣。”小强说,“整个高中时代,我都沉迷其中,连上课都在玩。”

高中毕业,小强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系,每日与电脑编程泡在一起,更让其确定了这是兴趣所在。2009年,小强加入网易成为一名后端开发,经历了部门被撤、调岗调部门,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现任网易易盾AI技术部业务主管,负责回应客户对机器审核产品的需求。

01 职业航道变化

在顺利的情况下,程序员们会将在象牙塔里的研究方向付诸行动,在工作之后逐渐独当一面,并持续跟踪这一领域的学术进展,成为专家。

而小强践行了另外一种成长方式,工作方向跟着内部业务调整走,入职网易以来换了好多个项目组,每次业务都不一样。“初入职场,我也迷茫,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内驱动力去自我解答。”他考虑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处境说。

反垃圾系统研发是小强接手的第一项任务。这项技术先后被应用于网易旗下的博客、微博与邮箱产品中,减少垃圾内容对用户的影响。

2015年,网易面向B端企业客户的技术服务产品,成为巨大变化的契机。脱胎于内部保障的通用反垃圾系统在众多创新商业项目中赢得了认可。

第二年,主打内容安全的网易易盾开启商业化运营。起初,易盾团队仅帮助B端客户做智能文本检测,没有其他选项。随着客户需求变得多样化,人工智能审核迎来更多落地机会。


从这一年开始,专注于后端开发的小强被调到AI技术部,与几位同事一起负责从0到1把AI技术能力丰富起来,是对接AI算法研发和易盾产品的重要桥梁。

“关注AI算法线上运营、部署和运维状况,把算法模型封装为一个产品。”他介绍道。作为人工智能团队中的后端开发,必须在人工智能方向上有知识储备。

他从头开始,跟着书籍、网络课程与论文进行学习,往往是抓住工作日夜间和休息日的空闲。在大学时代的积累助益非浅,扎实的数学基础与编程知识让他很快便入门了人工智能,得以更好地推进工作。

经过一番努力,易盾算法模型从无到有,在文本的基础上,扩展到图片、音频与视频,并每年迭代数十个算法模型,业务范围随着产品迭代而不断扩张。

“虽然脱离了刚开始自己设定的发展方向,但这份工作给了我不停学习、跟进最新技术发展方向的机会,” 小强说,“从这个角度理解,职业发展是顺利的。”

02“石头汤”中的催化剂

在石头能熬出靓汤的信念下,饱受战火之苦的村民从家中取来仅剩的食材,熬成了一锅各类蔬菜和肉组成的汤。“石头汤”是一个来自欧洲的古老传说,寓意共同目标的确立是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

由于缺乏“石头汤”故事中的信心,AI技术部在成立初期面临了一个小危机。业务发展并不明朗,不少丧失热情的成员选择了离开。

那段时间,AI技术组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但也留下了一批信念坚定的中坚力量,逐渐形成了人脸、OCR、色情、违禁等多线并行的算法网络。

机器所掌握鉴别实例越多,执行审核任务就越为精准。AI迭代形成以后,易盾就可以从服务中批量积累风险数据,对提高准确度和扩展更多场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幸运的是,后期“内容安全”业务健康发展,为中国互联网扫除了暴力恐怖、儿童软色情等看得见的有害内容,也给了成员信心。这种社会责任更是赋予了大家对组织归属感。


“要把大家留下来,没有什么其他方式,例如画饼不可能有效,大家的选择很多。”小强说,“调用量上来了,客户反馈多了,待遇提高了,成员自己切切实实地看到在解决客户的问题,发现自己做事的价值,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从2017年开始,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内容安全问题逐渐暴露,不少网站和 App被大范围监管,相继停更自查。内容安全成互联网企业的生命线,这让更多企业意识到内容风控的重要性。

业务向好让成员找到了更多实干机会。与此同时,组内也做了不少努力。为了营造开放的技术环境,AI技术组鼓励新技术探索,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也让成员有技术精进的机会。

“Docker容器技术最早开始流行,我们去了解它的应用场景,由于它天然适合算法模型的部署,由一台一个模型到让多套算法模型在运营环境隔离开来互不干扰,既简化了部署,也更稳定。”他分享说。

这些做法也降低了员工的离职率,留下来一些技术人才,组成了核心小组,在公司内部被称为“高智商聚集区”。

“一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没有带着他们一起实现想要的发展,”小强回想起他与第一批成员分享目标的时候。

03 年龄不是“拦路虎”

“在 Google 工作的时候,听到几个 30 多岁的人在讨论要去整容变得年轻点。”在美国被誉为Java之父”的詹姆斯·高斯林(James Gosling)在社交平台上诉苦,自己也曾在面试的时候被 HR 告知通常我们不招你这种年龄的程序员。

年龄真的是程序员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吗?小强在计算机行业蓬勃发展之际入行,对接下来扩招所致的竞争有所感受,但他认为不用担心年龄问题,因为优秀程序员永远是缺失的,未来10年程序员职业红利仍旧存在。

他也认为,年龄的确会淘汰某些跟不上节奏的平庸的程序员。在面试中,不乏工作了3、4年,仍不理解常用组件的基本原理,只能写简单增删改查业务代码的候选人。

“我们现在也在高薪招募人才,在招聘要求中,并没有年龄这一项,更没有规定至少35岁以下。“小强指出,“重点还是关注他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沟通素质。”


在计算机与AI行业,大佬普遍到了30岁才能崭露头角,这样的成长故事很多。在小强看来,35岁这个坎不会存在,反而丰富工作经历一项是优势。在过去10多年的工作中,他经历了“执行者”、“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思维演变。

第一个阶段,按照上级的要求去执行任务,通过实践拓展视野。

第二个阶段,关注技术选型的正确性,站在业务的角度思考优化空间。一旦程序员对现有技术了如指掌,就应该迈向“如何满足业务需求”的思考。

第三个阶段,随着技术视野提升,权衡众多可行方案,并选择一个适合业务的框架,站在更高视角做决策。

已然触及程序员所谓年龄红线的小强,没有焦虑,没有牢骚,没有夜不能寐,他总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和逆境,并分享了自己眼中的程序员工匠精神。

“我在带人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程序员会表面地去处理一些问题。”他说,“当发现异常时,这类程序员把异常捕获一下就算是解决了,但实际上,一名具备专业素养的程序员应该去找到异常更深层次的原因。”

他直言,自驱动力很重要,虽然寻找问题背后根本原因的过程非常痛苦,但寻找过程是对自己的一个提升。一旦发挥这种“刨根问底”的工匠精神,程序员就不怕年龄成为职业发展的桎梏。

“希望自己80岁仍然在写代码,”小强带着感慨的笑容继续说,不管工作方向如何变化,都不想让自己对技术失去敏锐性,这样就够了。